周赫煊百科资料(3/7)

作品:《民国之文豪崛起

6月,出版《菊与刀》,同月,戴季陶出版《日本论》,两人并称为“南戴北周”。

9月,周赫煊受罗家伦邀请,在清华开讲《人类文明史》。此书后来与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联合出版,即《历史研究》,破除了西方中心论和单一历史线性发展史观,在东西方历史哲学著作中具有崇高地位。

1929年4月,周赫煊受邀出任天津国术馆副馆长。6月,周赫煊和鲁迅在天津偶遇,二人同往北平,相谈甚欢。

10月,周赫煊加入“五洲洪门”和“致公党”,担任“洪门新福”。同月,《神女》荣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家,周赫煊成为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亚洲人。

11月,周赫煊出资修建“一战援法华工陵园”,掀起法国社会对华工的关注,法国媒体称呼援法华工为“天之子”。

1930年1月,周赫煊与爱因斯坦会面,提出量子物理领域的著名实验——周赫煊的猫。

2月,《泰坦尼克号》在美国出版,风靡全美,两度改编成电影,都获得该年度的全球票房冠军。

3月,周赫煊创办留学基金会,20年间,共资助600余位学子赴欧美留学,其中包括“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”。

4月,因两位终审评委反对《枪炮、细菌与钢铁》获奖,普利策历史奖第一次出现空缺。

1930年3月,《世界通史》出版,重新定义了世界历史。该书被国内外上百所大学定为教科书,“全球史观”由此广泛传播,并对后世的国际政治关系影响深远。

1931年9月,周赫煊联合北大师生,研发出土制手榴弹方法,该套制造设备被命名为“七人背”。从1931年到1945年,整个抗战期间,“七人背”活跃于广大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,造成日寇极大伤亡。10月,周赫煊开始大量发表国际国内时政评论,这些文章都被收入《三乐堂文集》,是研究二战前后历史的重要文献。

1932年5月,周赫煊受邀参加国际非战会议,发起成立“国际反法x斯同盟”,随后在中国创立《非攻》杂志。至二战结束,该同盟已发展出正式会员20多万人。8月,周赫煊创立“认知语言学”,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语言学中的“伦敦学派”、“巴黎学派”和“纽约学派”。同月,参与发现磺胺的医学价值,并在1939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。9月,《银河英雄传说》在英国《科学学派》杂志连载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幻文学创作。

1933年7月,《黑土》于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民国之文豪崛起》 最新章节周赫煊百科资料,网址:https://www.xbqg23.com/0/183/1079_3.html